(網經社訊)10月27日下午,螞蟻集團舉行了科創板上市路演,并和網上投資者進行了互動交流。
針對“如何看待央行推出的數字人民幣以及未來的發展?對螞蟻集團未來發展影響如何?”的提問,螞蟻集團執行董事、首席執行官胡曉明表示,央行數字貨幣的定位是M0,并且實行雙層運營;支付寶和其他移動支付錢包是金融基礎設施,而數字人民幣是支付工具,是錢包的內容。
數字人民幣的發行和流通涉及到社會的各個方面,也需要人民銀行和各方機構一起努力共同推進,這也符合央行所提出的雙層運營原則。在數字人民幣的研發過程當中,網商銀行深度參與。所以數字貨幣對于螞蟻集團是正向的增量,而不是負向的減量。
關于未來在央行數字貨幣領域中,螞蟻集團的定位和戰略部署。胡曉明回答,2017年末,央行開始組織部分實力雄厚的商業機構共同開展數字人民幣體系(DCEP)的研究,螞蟻集團是其中之一。兩年多來,公司積極參與數字人民幣研發試驗,并根據央行安排準備在深圳、蘇州、雄安、成都及未來冬奧會場景的內部封閉試點測試工作。
他表示,數字人民幣是人民幣的數字化形式,定位于流通中的貨幣(M0),不同于一般的電子支付工具。目前數字人民幣仍處于試點測試階段,相關產品設計及制度安排等仍在不斷地迭代和完善。因此,數字人民幣何時正式推出仍沒有時間表,尚難以評估該工作對公司的業務、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影響。
據移動支付網了解,螞蟻集團在招股說明書中也針對數字人民幣內容作出了相關評述,其描述與今天的公開互動交流的部分表述如出一轍。
今年1月至3月期間,支付寶先后公開了五項與央行數字貨幣有關的專利,分別為《數字貨幣交易的執行方法及裝置和電子設備》、《基于數字貨幣的交易處理方法及裝置和電子設備》、《一種數字貨幣賬戶控制方法及裝置》、《數字貨幣錢包開通的方法及裝置和電子設備》和《一種基于數字貨幣的匿名交易方法和系統》等。
這些專利涵蓋了多個領域,包括發行、交易記錄、數字錢包、匿名交易支持以及協助監督和處理非法
無獨有偶,今年4月份,騰訊也公開了一些專利介紹數字資產和數字貨幣的交易流程。其中一項名為“一種數據轉移處理方法、裝置和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”,其“數據轉移”在該專利中主要體現為“數字資產交易”。該專利用大量篇幅分析了基于數字貨幣的交易流程,并設計了支持“單離線”交易和“雙離線”交易的兩種模式。
25日,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在2020外灘金融峰會上表示,微信、支付寶和數字人民幣不存在競爭關系,兩者并非處于同一維度。微信和支付寶是金融基礎設施,是錢包,而數字人民幣是支付工具,是錢包的內容。電子支付場景下,微信和支付寶這個錢包里裝的是商業銀行存款貨幣,數字人民幣發行后,大家仍然可以用微信支付寶進行支付,只不過錢包里裝的內容增加了央行貨幣。同時,騰訊、螞蟻各自的商業銀行也屬于運營機構,所以和數字人民幣并不存在競爭關系。
因此,無論是螞蟻還是騰訊,作為未來數字人民幣的參與方,和數字人民幣并不存在直接的競爭關系,相反數字人民幣基于市場化的運作方式,未來無論是支付寶還是微信的流量入口都將為其提供助力。